從人類生態看社會公義 by 吳偉傑

人類生態學

教友們討論『願祢受讚頌』通諭時,往往說是 “生態通諭” 或強調是與環保有關的。無疑保護自然生態是通諭的重要內容,目前對環境的破壞,如全球暖化和物種滅絕等,都是急不容緩的議題,但若把通諭僅限於環境保護,則有欠全面。其實通諭內容異常豐富,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生活,個人價值觀和生命意義都有深遠的啟示。通諭說: 『人生紮根於三個互相緊扣的基本關係: 與天主的關係,與近人的關係,以及與大地的關係。根據聖經這三個至關重要的關係被撕破了,不僅在我們身外,也在我們心內,這撕裂就是罪』,通諭並引述前任教宗本篤十六世所說: 『大自然之書是一以貫之,不可分割的,包括環境、生命、性、家庭、社會關係等等』更有巴爾多祿茂宗主教說的: 『…要求我們以犧牲取代消費,以慷慨取代貪婪,以分享取代浪費』, 在論及聖方濟的表樣時,通諭也說: 『他向我們顯示了對大自然的關注,對窮人的履行公義,對社會的承擔及對人內在的平安…..』。通諭說的是人類生態學而不單止環境生態學,生態的危機是針對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受造物。通諭其實是要求人類社會作出重大改變,召喚我們在心靈和價值取向上的皈依。

 

人類社會的困厄

大自然飽受人類摧殘,但人類社會所遭受到的壓迫其實也不遑多讓,最近有一項調查指出,在全球七十一個城市之中,香港的每週平均工時超過50小時,是所有城市中最多的,比整體平均工時還要多出接近40%,同時香港的平均有薪年假也較全球平均的少。長工時對身心的負面影響不用多說,更重要的,長工時對正常家庭生活的遺害是無可估計的。根據醫管局及勞福局資料,二零一五年兒童(十二歲以下)接受精神科治療人數為17,070,而青少年則是10,660。這還未包括很多因恐懼受歧視而諱疾忌醫的青少年。當然這未必與長工時有直接關係,但家庭生活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是無可否認的。相比之下,人類對自然資源無窮無盡的需索與財團對勞動力無休止的壓榨,本質上有何分別呢? 可能有人會說,人類對大自然的苛索,大自然是無力反對的,但勞工或可拒絕接受長工時,但在今日高度壟斷的資本主義社會裏,大部份情況下,僱主相對於個別勞工甚至公會的議價能力實在差距太大,僱員能夠說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,這與大自然無言地任由剝削又有多大差異呢?目前政府正研究標準工時立法, 但進度緩慢, 障礙重重,難寄厚望。更何況很多人會說,沒有長工時我們怎可能再是世界競爭力第一的城市? 減少了競爭力,我們的收入和財富就少了,享受和消費也少了………. 所以聖若望保祿二世呼籲全球生態皈依,叫我們必須在『生活方式、生產與消費模式、及治理今日社會的權力架構』上作出重大改變。

 

公益為本
新通諭指出,完整的人類生態學與公益此概念是密不可分的 — 公益是基於對人本身的尊重,連同人基本的及不可剝奪的權利,以達致他或她的全人發展。通諭強調,若不特別關注分配公義,則無法建立秩序。所以我們必須大力拒抗這種誤解: 把我們按天主的肖像而受造,被委託去治理大地的事實,推斷為我們對其他受造物擁有絕對的統治權。作為托管者,不應也不能對大地予取予攜,同樣地,若有人因自己擁有的財富和權力而毫無節制、不顧人權地向他人無情壓搾,又怎能是合符公益呢? 所以在關注人類生態時,社會的公平正義,人的尊嚴以至家庭的健康生活都是不能輕視的。

 

 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文章.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